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内的代谢相对减缓,这对于糖代谢能力本身就不足的糖尿病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的难度都会增加,尤其是老年糖友,因为老年人的代谢能力和器官组织功能本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衰减。
很多糖尿病人在天气降温的时候,明显能发现自身的血糖更不好控制了,并且高血压、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皮肤瘙痒破溃、下肢神经(血管)病变、足部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有所增加。
1、天气寒冷的时候,血糖更不好控制的原因
人的机体在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体内肾上腺产生的儿茶酚胺类激素增多,这类激素本就有促进肝糖原释放,升高血糖的能力。同时,过多的量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使患者体内的血糖运载、转化供能等代谢速度减缓,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气温下降的时候,人体出汗排汗减少,但各种消化液的分泌会有所增加,让人的食欲变旺盛,一些不定时、定量、定餐的糖友很容易因增加的食欲而吃多,导致血糖升高。
2、高血压、心脑血管、下肢病变等并发症易发的原因
以上提到的儿茶酚胺类激素物质增加,可能会让人过度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心肌梗塞。再加上寒冷刺激下,会引起血管收缩,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而寒冷刺激下,下肢血供循环进一步变差,极易发生血管狭窄、斑块堵塞等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糖尿病人要在冬季更注重养生防护,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具体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糖友们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就能事半功倍。
1、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更换或配备适合冬季穿戴的鞋袜、手套、帽子、围巾等,每天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并按摩下肢。
让身体血液循环系统尽可能的在相对温热的环境下运行,尤其是下肢末梢循环,冬天更要注意下肢血管和足部防护。
2、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可以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方式,顺便多晒晒太阳。尤其是一些室内供暖不是很好的糖友,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在外面活动一下,要比屋里的阴冷舒适很多,但户外活动也不要太长时间,注意预防低血糖。
3、饮食仍需节制,保证摄入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即可,不要因食欲增加而多吃,尤其是干果和糕点等零食。
冬季饮食要减盐,少食咸味,以养心肾。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且能润燥的蔬菜。
4、要坚持运动,不能因天气冷而偷懒。运动要合理,天气过于寒冷的时候尽量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时先做准备预热活动,循序渐进,不能刚到户外就剧烈运动。外出锻炼要避开早晚,最好是在有太阳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要做好身体各部位保暖防护。
5、注意预防感冒,防止感染。糖尿病人的免疫抵抗相对普通人要弱一些,尽量避免感冒。
6、注意室内及个人卫生,冬天室外温度低,不像夏天常开窗,导致室内空气流通差,容易滋生病菌,最好是在阳光较好的时段开窗透透气,开窗时离窗户远一些,把衣服裹厚实,别因开窗而感冒。
勤洗手,勤换内衣和睡衣、袜子,不要天气冷而长时间不洗澡,避免皮肤干燥瘙痒。
7、足量饮水,不让身体缺水。有的糖友冬天很少喝水,这是不对的。冬天虽然出汗少,但气候干燥,室内暖气蒸腾,体内水分易损失,再加上寒凉刺激下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血液因水分不足而粘稠迟滞。
8、血糖监测要比其它季节密切,糖尿病人的血糖波动在冬季更容易受影响而起伏大,糖友们要注意监测血糖,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太平稳的糖友。一些血糖控制已达标,平日里很少监测血糖的患者,要在冬季注意监测。
- 上一篇:【科普文创】血透患者冬季如何提高生存质量!
- 下一篇: 关于核酸采样注意事项的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