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即人体内某些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处、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为什么会得疝气呢? 发病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壁组织变薄弱,比如肥胖、怀孕、年龄增大等;二是由于腹部用力导致腹内压力增加,比如慢性咳嗽、便秘、不科学的负重锻炼等。 腹腔内的脏器比如肠管等就会从腹壁薄弱的地方鼓出来,从而形成了疝。打个比方,毛绒玩具的外表破洞后,里面的填充物会从破洞中鼓出。把毛绒玩具的外表比作腹壁,填充物就相当于腹腔内脏器。所以,疝气鼓出来的并不是“气”,而是腹腔内的脏器,大多数情况下是小肠,所以通俗讲,称为“小肠气”。 除了腹股沟疝,肚皮上还会生别的疝气吗? 常见的疝还有生在肚脐周围的脐疝、腹部手术后的腹壁切口疝、腹直肌分离导致的白线疝等等,而腹股沟疝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腹壁疝。 得了疝气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一开始可能仅仅表现为局部的胀痛不适感,时间久了会在站立或者用力的时候局部鼓出来一个包块,同时可能伴随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多数情况躺平以后包块会缩回去,时大时小,时有时无,就像一股气一样,让人琢磨不定。 一旦疝气卡住了,疼痛感就会明显加重,同时包块不会消失,严重的时候还会没有排气排便、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时间耽搁久了还会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多见于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亦多见于有腹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病患者;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其次为横结肠和小肠。 简单来说就是卡住了!跑出去的器官或组织无法回到原位了!即使安静平躺,卡住的“鼓包”也不会消失,导致肠道蠕动可能发生阻碍,出现肠梗阻的表现。 疝气有啥危害? 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会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小儿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 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致肠梗阻、肠坏死、穿孔、腹部剧烈疼痛等危险情况发生。因为位置特殊,还可能造成卵巢或睾丸坏死,影响生育。 只要腹股沟疝气存在,就随时有可能出现嵌顿,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尽早到正规医院普通外科诊治,尽快手术治疗,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怎样预防疝气? 锻炼。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但不要进行激烈的蹦跳,也不要做屏气发力的动作。 避免用力。不要用力咳嗽,也不要搬运过重的东西。 调节饮食。可多吃粗粮及新鲜蔬果,防止便秘。 排便时不要太过用力。尤其是老年人,用力排便会增大腹内压,形成疝气。而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在小便时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腹压过大。 有什么方法能让疝气自愈吗? 成年人一旦形成疝气,自己不会长好,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像衣服破了以后需要缝补甚至打补丁一样,疝气也需要通过手术修补才能治愈。 疝气必须要治疗吗? 大多数人对疝气不够重视,认为不就是鼓出来一个包吗,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反正自己能回去,管他干嘛。 殊不知,这个包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造成致命伤害。鼓出来的肠管一旦不能回纳,就会造成嵌顿,时间久了肠子会缺血坏死,甚至穿孔,严重的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时就需要急诊手术,创伤与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部分因全身情况较差不适宜手术的病人,可以通过佩戴疝囊托等方式避免疝气进展。 图:左图腹股沟疝,右图腹股沟疝嵌顿 怎样治疗疝气? 手术是目前治疗疝气的唯一有效方法。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张力修补和现代无张力修补两大类。 张力修补是将自身缺损周围组织拉拢缝合修补;无张力修补术是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无张力修补,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低,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 清远联合医院普通外科已常规开展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成人经腹膜前疝补片修补术(TAPP)等手术方式。患者住院3-5天即可出院。 既然疝气必须要手术,那手术是怎么做的呢? 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式,跟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具有病人术中及术后体验更佳、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存在双侧腹股沟疝,需要同时手术治疗的患者。 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使用的各种“补丁” 图: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 疝气术后会复发吗?需要注意什么? 疝气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影响复发的因素很多,医生的手术水平至关重要,所以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术后需要避免肚子用力的动作,比如搬重物、剧烈运动、剧烈咳嗽;另外,如果有长期便秘的情况,要及时吃通便的药或者用开塞露等保持大便通畅;有的老年男性会有小便困难等情况,也要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进行相应处理。 疝气术后一周左右就可恢复正常生活,2-3个月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较缓和的运动。需要注意的是,一侧疝气修补好以后,另外一侧有很大的概率也会发生疝气,所以术后更需注意避免肚子用力。 End 张旋主任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 辑:孔翠鲜 审 核: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