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南乐益民医院 官网!
24小时服务热线: 0393-6789120 6788120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医学常识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NEWS

【心脑血管内科】秋季冠心病多发,如何做好养生及预防!

时间:2022-09-22 16:05:04 来源: 点击:124次

众所周知,养生的第一要诀就是要顺应四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中医学认为,秋季养生就是收敛阳气,顾护阴液。特别是随着秋季的来临,冠心病发作达到高峰。当出现较大温差时,人体血管时常处于从扩张到相对收缩,又从收缩到扩张的状态,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健康威胁。

图片

在天气凉爽时,一些心血管病患者会放松警惕性,日常起居和服药失去规律,容易导致疾病急性发作。为此,给冠心病患者分享以下四个养生锦囊。

图片

锦囊一:忌悲


中医认为,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悲忧,悲伤容易伤肺,秋季树木凋零,肃杀之气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极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脏病。所以,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锦囊二:咽津润肺


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最易伤肺,伤津耗液,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静心安神的食材为主。
秋天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唇焦、干咳等症状,阴液不足,血液粘稠,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冠脉供血,进补应滋养阴液,润燥养肺,活血护心。
小妙招
咽津

具体方法


咽津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小妙招
食疗方

滋养阴液


饮食可以多食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和芝麻糊等滋养之物。
图片

锦囊三:食辛酸


酸味能补肝气,利于升发少阳之气,以助肺脏宣发肃降调理气机,辛味则帮助肺调达全身气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答疑
辛味是什么味?



中药五味中“辛味”并不是简单的味道。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治疗表症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图片

锦囊四:秋冻


秋天气温由热转凉,还应适度“秋冻”,不要急于多添衣服,注意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当然,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年纪过大还是要注意保暖。



冠心病防治

身体的疾病通常都是因为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引起,尤其在饮食方面,饮食不均衡,又不积极做运动,这样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很大,最为常见的就是冠心病,特别是在秋季这样的季节,在身体发作之时会表现出心前区疼痛,呼吸极度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秋季应如何预防冠心病呢?


图片

1.均衡营养,科学饮食

1、秋季天气凉快下来了,人们对能量和营养的要求开始升高,此时应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取,如瘦肉、新鲜鱼肉等,坚持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每天 不超过6克)、低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蛋黄;晚餐不宜过饱。



每天测体重,坚持减腿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当体重指数≥25就属于肥胖。其次,在平时要多测量自己的腹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就属于腹型肥胖,预防冠心病需要长期检查控制体重,一直到获得标准的体重。



图片

保持血糖、血压、血脂正常

     经常检查血糖、血脂、血压的数值达标。将血糖、血脂、血压保持达标,那么,患冠心病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使得空腹血糖 ≤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于<2.6mg/dL,甘油三酯 (TG)<1.7mmol/L;高血压病人,血压一定要达标,一般的高血压病人应该将血压降至<130/85mmHg;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病人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保证肠道通畅,不便秘

平时要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积极治疗便秘;多喝水,最好在晚上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户外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老年人可以做一做提肛运动,每次30~50下为宜,以增加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力。




图片

保持平和心境


  •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好
  • 下一篇:老年人康复护理及日常生活保健护理有哪些?
  • 成功案例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医院急救电话:
    0393-6789120
    6788120

    外科咨询电话:
    0393-6229005

    内科咨询电话:
    0393-6289120

    妇科咨询电话:
    0393-6221605

    儿科咨询电话:
    0393-6788120

    放射科咨询电话:
    0393-6222899
    二维码
    线